最近臺灣海峽上空,隨著一句簡單的“祝賀中國臺北隊奪冠”的話,如同投下一顆深水炸彈般,引發(fā)了可謂是驚濤駭浪的巨大反響。說這句話的是一位名叫宋思瑤的大陸女大學生,這位復旦大學的大四學生在訪問臺灣期間的一次公開活動中,以一種略帶青春氣息的直白和坦誠表達了她的祝福。然而,不出所料,這番言論像是戳中了綠營人士的痛點,隨即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政治風暴。
對于綠營來說,大陸學生的表現(xiàn)給他們挖了個坑,結(jié)果自己卻一腳踩進去,挪不開腳。民進黨和臺陸委會的政客們?nèi)缜裰緜サ冉佣B三地跳出來,對這句“不合時宜”的祝賀抨擊不已,甚至要求撤銷大陸訪團的許可。他們的“嚴正態(tài)度”看似是在捍衛(wèi)臺灣人的尊嚴,但實際上,卻暴露出了綠營那種玻璃心般脆弱、自欺欺人的本質(zhì)。
在這個紛爭中,馬英九及其基金會選擇了聲援宋思瑤,站出來說公道話。馬英九辦公室一針見血地指出民進黨的“雙重標準”,對待大陸學生和綠營內(nèi)部涉中的一些人士截然不同。這其中不乏一些活躍于大陸市場的“前綠委”和高官家屬,他們在大陸業(yè)務開展得如魚得水,而民進黨卻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敢妄動。
與此同時,在臺大校園內(nèi),我們看到了一批臺灣學生也被鼓動起來,公開抗議大陸的師生訪臺。然而,與其說這是對大陸學生的敵視,不如說是島內(nèi)政治擺布下的另一場鬧劇。馬英九辦公室對此則呼吁要用寬廣的心態(tài)包容兩岸交流,不應該讓政治人物的操弄影響到這種正常的互動。
而面對綠營的憤怒,臺中市議員盧秀燕顯然有其獨特的處事哲學。她沒有一味迎合民進黨的煽風點火,而是以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回應,強調(diào)地方政府不應過度介入這種政治紛爭,巧妙地將球踢回給了臺當局。此外,馬英九基金會執(zhí)行長蕭旭岑更是直接抨擊了民進黨的怯懦,直言不諱地指出他們對大陸女學生強硬,但又不敢處理那些在大陸賺得盆滿缽滿的綠營人士。
從這些事件和反應中,我們不難看出,所謂的“臺頑固”在某些綠營人的眼中,只不過是經(jīng)濟利益的遮羞布。在打著“臺頑固”旗號的背后,有多少人是摒棄了那些高調(diào)的政治標語,轉(zhuǎn)而為了個人和家族的經(jīng)濟利益而奔走?這些人通過各種身份在大陸撈金,卻在臺灣高唱分離的調(diào)子,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
可以預見,未來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師生的訪臺可能會顯得更加戒備,而兩岸間真誠的交流或許將遭遇更多的障礙。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推進的,事實證明,兩岸經(jīng)濟、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無法逆轉(zhuǎn)的潮流。復旦大學學生宋思瑤的簡單祝賀只是說出了一個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事實,那就是: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兩岸的交流應當是多元而自由的,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雙方更多的互動與合作,而非因政治或意識形態(tài)裹挾下的對立與誤解。對于島內(nèi)普通民眾而言,他們或許更關(guān)心的是如何通過這種交流獲得更多的經(jīng)濟機會與福祉,而不是被無休止的政治斗爭綁架。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