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本月,朝陽區(qū)雙井街道又添新風景。連接居民區(qū)與CBD的一條地下通道完成煥新改造,兼顧通行與藝術美感的同時,也提升了來往市民的幸福感。
井色拾光花園通廊煥新亮相/記者拍攝
井色拾光花園通廊下穿京哈鐵路,南接雙花園南里、CBD總部公寓等居民區(qū),北通CBD、通惠河、慶豐公園,是居民們通勤、通學、散步遛彎兒的必經之路,也是外賣騎手配送途中的優(yōu)選捷徑。
居民:上對面的慶豐公園,公園里有打乒乓球的地兒,有時候去玩玩。超市也在北邊,或者去河邊散散步、遛遛彎,每天基本都走這通道。從南邊到北邊就這一條路,其他就得從外邊繞去了,一般人都愿意從這近路走。
改造前昏暗潮濕的地下通廊/雙井街道辦事處提供
要說井色拾光花園通廊煥新變化有多大,在附近居住三十多年的老街坊最有發(fā)言權。
居民:當時沒改造的時候,下雨天要走這個通道的話,泥水濺得滿身都是,而且臺階中間沒有欄桿。雙井地區(qū)變化挺大的,現在這個地方叫井色拾光花園通廊,樓梯又給弄成了七彩通道。那天弄完了以后,大家走到這兒感覺煥然一新,眼前一亮。
居民:我一走這臺階,我覺得,喲!不錯??!而且有這扶手了,敢走了。以前黑漆漆的,路面還不平,一進去以后就有點瘆得慌那種感覺,因為它黑又長。這電動自行車、自行車過來過去,尤其是老人,走到這兒就有點擔心怕摔跟頭,或者對面來人了磕了碰了的,所以我們上公園(以前)晚上就不愛出來了。從這修了以后,我覺著特別靚麗,燈光還特別明亮,柔和的那種色彩很舒心,有安全感了。這事是個大好事,居民歡迎、喜歡!
全新涂裝改造的彩虹階梯/記者拍攝
一條地下過街通道如何贏得市民紛紛點贊?井色拾光花園通廊的地面、墻面處處都透著巧思。比如,南北兩個出入口的彩虹階梯就不僅是點亮視覺這么簡單。北京立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柏佳茹說:
柏佳茹:這個彩虹階梯是我們進入這個通廊看到的第一眼,也就是我們的視覺要點。從心理學上講,這種顏色設計可以調節(jié)人的情緒,讓人感覺到幸福快樂,能刺激人的多巴胺分泌。同時,高明度的這種色彩其實讓人們在往下走的時候,會把注意力放在下樓梯上,能保證安全。而且這樣的色彩可以變成一個網紅打卡點,讓更多的人愿意來到這個場地,進而了解雙井、朝陽。
馬卡龍配色的通廊管道/記者拍攝
地下通廊的頂部難免有管道,設計團隊先是利用色彩搭配化解管道的突兀感,再通過布設連續(xù)柔和的燈光,讓這條地下通廊徹底告別曾經的昏暗陰冷。設計師柏佳茹說:
柏佳茹:原來這個通廊其實是水泥色的,墻面跟地面的顏色差距不大,所以會顯得空間比較壓抑。我們就把整體的墻面和管道都刷亮了,明快溫馨。這個顏色靈感來源于我們朝陽區(qū)花園城市理念,是春夏秋冬的顏色,地面的投影燈有四季變化,我們在原有的燈源基礎上又增設了一些燈帶,墻面的射燈、壁燈,這種不同的燈光在里面,也豐富了整體層次。
市民駐足閱讀墻面上的雙井故事/記者拍攝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這條通廊歷經三次改造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好,既滿足了市民安全出行的需要,也兼顧了追求慢行品質的訴求。朝陽區(qū)雙井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孫巖介紹:
孫巖:由于是先有的鐵路,所以人和車曾經是需要從京哈鐵路線平面穿行的一個狀態(tài)。行人、機非車輛和鐵路交叉的話,有火車來了,你還得等火車過去才行。上世紀80年代左右,有關部門在這里做了一個地下的貫通,也就是“平改地”,這樣的話,咱有這么一個地下通道,就不用等火車通過以后才能過去了,安全、便捷、快速。我們去年的一期改造工程是著重對于一些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去年12月份完工的。今年的二期改造可以說是“精裝”。這條通廊改造完成后,慢行系統(tǒng)更通暢了,外賣小哥的時間可能也會大大節(jié)省。
井色拾光花園通廊人流量大/記者拍攝
據統(tǒng)計,井色拾光花園通廊日均人流量超過2000人次。去年和今年的兩次改造,為了不耽誤市民出行,屬地街道不僅在施工時間和方法上多一分考慮;還與轄區(qū)居民共商共建,商量改造細節(jié)。
孫巖:我們改造之前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分析了這條地下通道高峰期段應該是在早上和下午,所以我們當時改造的時候是盡量避免全封路,采取一半一半這么來施工。改造南、北兩個出入口位置的時候,我們是利用假日時間給它搶出來的。一期工程完工以后,我們也是邊做設計,邊觀察居民需求什么,問問大家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還有什么實際需求,因為改造這個通廊本身就是為咱們老百姓來服務的。
這些都讓參與其中的居民宋阿姨很有歸屬感。
宋阿姨:第一次、第二次我都有幸參加了征求老百姓意見的過程中。這通道怎么改?當時我們說那臺階特別陡,它沒有扶手,特別危險,摩托車從旁邊“嘟嘟”地就走了。這樣安上扶手以后,老年人扶著扶手可以下去,邊上弄的是坡道,所以推車的可以在邊上走。特別是這彩虹階梯,像我們老頭、老太太到這有時候還照個相,都挺高興的!證明什么呢?證明這雙井街道確實把居民的事情放在心中了。
井色拾光花園通廊墻面裝飾凸顯雙井工業(yè)記憶/記者拍攝
如今的雙井是CBD后花園,而昔日雙井的工業(yè)記憶更應被時代銘記。為人民大會堂的建設提供鋼結構產品的北京建筑機械廠,為長安街制作華燈的北京玻璃集團,生產出全國第一輛聯合收割機的北京內燃機總廠,研制出“金獅”牌醬油的北京醬油廠都是雙井工業(yè)時代里的閃光名片。這些高光時刻化身墻上的浮雕,為井色拾光花園通廊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立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柏佳茹說:
柏佳茹:因為我們雙井是一個具有工業(yè)文化和漕運記憶的地方,所以我們墻面上就保留了有場地記憶的文化要素,還有一些朝陽區(qū)有名的建筑剪影。
而這些時代記憶,更是幾代人的青春回憶。雙井居民、北京齒輪廠退休職工王阿姨說:
王阿姨:當年我們廠就在這兒,我走著上下班,后來我們廠就搬走了,周邊廠區(qū)都搬走了,都成了居民區(qū)。這墻上有以前的廠子照片、雙井的由來,我覺得有文化色彩挺好的!
井色拾光的“井”是雙井的“井”,井井有條的“井”,拾光的“拾”是朝花夕拾的“拾”。人們享受著花園城市的舒適便捷,拾取著時代和人生的珍貴記憶,正如通廊外火車載著人們去詩和遠方,通廊里為生活奔忙的人們步履不停。
這條“多巴胺通廊”您走過嗎?
住在附近的朋友說說您的感受唄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記者李天一,主編朱來生
編輯:北城
值班主編:車水
監(jiān)制:趙鵬
來源:北京交通廣播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